我国数字化的经济渗透率不断的提高数实融合6大趋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日期:2025-03-16 14:16:52   来源:星空网站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顶级规模、覆盖广泛、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和光纤网络,数据资源规模保持全球第二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数字化的经济渗透率不断的提高,2023年分别达到10.78%、25.03%和45.63%,工业互联网应用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所有41个工业大类。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数字化的经济关系着新质生产力形成与新动能培育,实现二者深层次地融合才能充分释放数字技术潜能,有效支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创造巨大经济价值。

  近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新华网联合编制的《实体经济和数字化的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报告(2024)》正式对外发布,报告从技术、产业、应用、制度等多个层面对数实融合的发展的新趋势进行了研判。

  各行各业对大模型的热衷将更加凸显其潜在价值及未来方向的引领性,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将不遗余力涌入,加速构建大模型产业生态。

  大模型技术将加快选代升级,围绕大模型产业的研发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落地步伐将大幅加快,引领各行各业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深刻变革。

  随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的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强调数据采集、汇聚、传输等核心能力的提升,强化数据流通利用设施、算力协同设施、数据传输网络建设,支撑打造一体化、全周期贯通的数据闭环,更好赋能“经济大动脉“循环畅通。

  数字产业集群创新引领效应将充分释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网络化协作和跨产业链合作,形成“创新驱动一产出增长价值链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环,“政府+企业”双轮驱动的数字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领域将围绕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攻关、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应用等涌现出更多典型应用场景。

  产业网络站点平台将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数智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将显著加快,打造全方位的数智化生产生活场景,为进一步深化数智化普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数字赋能慢慢的变成了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产业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和重要支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发布,明确了“双化”协同两大发力方向和融合创新三方面布局。

  数字化与绿色化天然耦合性,二者将深度协同、协调合作、互相促进,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目标共同实现。

  下一阶段,以算法备、分级分类评估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以智算中心、国家枢纽节点等为代表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以产权归属认定、流通交易等为代表的数据要素等重点领域的基础性制度将加强完善,会充分激发平台、数据等资源要素活力,为实体经济和数字化的经济深层次地融合提供坚实保障。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