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消费是指居民或政府为满足个人或公共需要在核算期内购买使用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可分为信息产品消费和信息服务消费。其中,信息产品有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等各类联网产品;信息服务包括通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应用服务等。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电商、O2O等)、移动支付等手段,信息消费可以极大的带动其它领域的消费,促进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在线旅游、共享出行、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消费蒸蒸日上,打造数字化的经济新生态。
截至2024年10月底,中国工业APP数量突破60万个;信息消费规模达到5.7万亿元,同比增长6.1%。信息消费有力拉动了其他消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消费习惯、变革消费模式、重塑消费流程。电子商务、O2O、分享经济等信息消费模式扩大了消费者选择范围,降低了消费成本,促进了供需精准对接,带动传统消费的升级,不断开辟消费新空间。
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共有11个国家级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15个国家级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持续引导各地以示范城市为牵引,结合自己资源禀赋和地方特色,不断培育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释放内需潜力。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有序开展,推动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取得积极进步,2024年组织遴选135个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联合湖南省举办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吸引超过2300支队伍参赛36,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今后几年,信息消费产业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支撑,围绕挖掘消费潜力、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市场活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增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更大作用。
共研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信息消费行业调查与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报告》共十七章,依托庞大的调研体系,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信息消费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市场、区域发展、消费行为、典型企业、政策体系等方面做细致深入的分析,帮助客户全面把握信息消费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工业与信息化部、商务部、中国信通院、共研网、共研网市场调研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此报告是您跟踪信息消费产业最新发展动态、编写产业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招商策略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