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网/我国开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振红)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重要根底。华南国家植物园自主研制的“生命网格”(BioGrid)APP 和才智银杉(Cathaya)标本馆办理渠道获得很明显的成效。2024年,相关渠道助力完成了5万余号标本收集,30万条物种时空散布信息的记载,并同享超25万条数据,完成了从户外查询到标本数字化的全流程高效办理,为生物多样性维护供给了新范式。
记者在造访华南国家植物园标本馆时了解到,标本馆自1928年创建以来,一向见证着植物国际的变迁。保存的每一份标本代表着一个物种在特定的时空的状况。标本馆馆长、华南植物判定中心主任罗世孝说,“标本馆的标本是‘死’的,但保存和展现的是‘活’的地球的生物前史,丰厚的植物标本对咱们了解地球上的植物区系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标本馆收藏着很多宝贵的形式标本,如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杉,以及宝贵的“花梨木、黄花梨”原树种降香黄檀等,总数多达7540余份。
他介绍说,现在标本馆的馆藏量现已突破了125.9万份,包括了4.9万余种不同的物种。馆内很多收藏中特别有目共睹的是,最陈旧的标本——大戟科沙戟属(Chrozophora brocchiana)植物标本,是在1822至1824年间从非洲收集的。“这款宝贵的标本,是标本馆与大英博物馆进行文化交流时,精心交流而来。”罗世孝说。
“生物的研讨,最重要的是标本。”罗世孝表明,“标本馆蕴藏着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未来,标本馆仍然在现代生命科学前沿范畴及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方生物多样性维护、全球改变、生物入侵、粮食安全、战略资源和外贸进出口等范畴。”
华南国家植物园标本馆工程师徐洲锋向记者讲解了“生命网格”渠道。“生命网格”是一款根据大规模科学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生物多样性才智使用,它集物种辨认、数据收集、项目对接、物种发现于一体,能够为科学项目安排与办理、生物多样性数据的记载、物种发现及跨标准数据交互剖析供给才智支撑。“现在不只服务于科研人员,也面向一般大众、志愿者和天然爱好者,是大众和科学家查询天然、衔接互相的快捷通道,也是‘人人参加生物多样性’理念的详细实践。”徐洲锋说,现在该使用已大范围的使用于国内的生物多样性范畴的专业科学查询、社会层面的大众科学项目和高校的生物教育与实习,获得了杰出的使用作用。